首页 公告栏 联系我们
首页 > 交流动态
中黎经贸稳步向前 古代丝路焕发新颜
2016-11-10 20:09

  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亚非欧三洲要冲,为腓尼基文明的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绮丽多元、商贸金融发达,基督教、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斯兰教什叶派等多教派共存,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国家。中黎经贸关系历史悠久,古丝绸之路曾是联系两地人民的纽带。当前两国经贸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黎巴嫩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就是将东方的香料等商品运到这里,然后由威尼斯人运往欧洲。如今,黎巴嫩人较好地继承了这种商业基因,崇尚对外贸易。全国只有不到500万人口,但却有超过1500万黎巴嫩人侨居海外经商,遍布亚、非、欧、美各大洲。黎巴嫩贸易限制较少,80%以上的商品关税税率不高于5%,仅不到1%的商品进出口受到限制。

  自2013年以来,中国稳居黎巴嫩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据黎海关数据,2015年中黎贸易总额为20.8亿美元;2016年前三季度中黎贸易总额为16亿美元,同比保持增长。中资企业和中国产品在当地也颇受欢迎。华为和中兴近年来在黎巴嫩发展迅猛,在通信领域获得了较大市场份额。海尔、格力、美的、TCL等家电品牌已深受黎巴嫩消费者喜爱。上海振华的港机设备矗立在贝鲁特港,已成为该港口的标志。同方威视的检测设备曾帮助黎海关截获毒品,建立奇功。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银行业发达。全国现有银行69家,在海外还有关联银行183家,涉及64个国家和82个城市。黎巴嫩银行业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非常积极,已在当地发行了银联卡,并且希望开设人民币帐户。黎巴嫩汇率20年来保持稳定,货币兑换较为自由,资金流动限制少。市场开放度较高,大多数行业欢迎和鼓励外国投资。近年来,黎巴嫩政府积极推进电力、水利、交通、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其中也不乏中国企业的身影。中港湾承建的的黎波里港扩建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

  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东时提出要“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开展增进友好行动”,“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今年,200多名黎巴嫩各界人士赴华参会、考察或培训,涉及经济管理、环境保护、外交、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来自黎巴嫩重要党派的2名青年学员,1人成为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首届研究生,1人被中山大学硕士项目录取。自2001年来赴华参加培训的黎巴嫩学员已达800余人。为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拓展“一带一路”文化市场,2015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与黎巴嫩数字未来公司在贝鲁特成立合资公司,推广汉语读物,共同打造“丝路童书国际合作联盟”。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有超过100万难民涌入黎巴嫩,给黎巴嫩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政府及时地向黎巴嫩提供了3批共计45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和200万美元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用于黎巴嫩的人道主义现汇援助。今年还将再援助一批粮食和物资,并继续通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向黎巴嫩提供现汇援助。黎巴嫩各界十分感激中国政府的无偿援助,称这些援助实实在在、雪中送炭。其中医疗设备缓解了当地接纳难民的社区医院的燃眉之急;防水篷布实用且经用,在各国援助同类产品中质量最好。此外,中国政府自1996年以来还陆续向黎巴嫩提供了集装箱检查系统、太阳能路灯、办公教学设备及车辆等物资援助,对黎巴嫩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和黎巴嫩的经贸合作成果累累。今年是两国建交45周年。今年黎巴嫩完成了总统选举。未来两国在经贸各领域的合作将会更上一层楼。中黎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这片坐落在亚非欧十字路口上的热土及其宽松的投资贸易环境、广阔的融资渠道、对周边市场较强的辐射效应,可为中国企业提供通向该地区乃至全球的便捷通道。作为“腓尼基人的后代”,黎巴嫩人具有国际视野,且通晓阿拉伯语、法语、英语甚至更多语言,具有国际沟通优势,且善于交际,海外人脉网络宽广,对中国十分友好,同中国企业开展合作的意愿也很强烈。也许将来,“世界工厂”的身旁将会伴随这么一位“世界经销商”。

  原文链接:http://ibspecial.org/sitetrees/gaoduan/1881?p=1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