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告栏 联系我们
首页 > 交流动态
杨航的武汉战“疫”记
2020-03-13 17:41

  谁也不会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拉开了2020年的帷幕。1月23日凌晨,武汉市宣布“封城”。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华中重镇瞬间按下了暂停键,竭尽全力同新冠病毒展开搏斗,与时间赛跑。医护人员毅然逆行,武汉人民坚强抗疫,这注定将会成为我们难忘的共同记忆。

  两个月来,有一位黎巴嫩青年一直坚守在武汉,用自己的方式同中国人民共同战“疫”,他就是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阿德汉姆·赛义德。他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杨航。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些国家接回了在武汉的公民。杨航也曾有机会回国,但他选择留下。大家问杨航最多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不离开武汉?你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吗?

  杨航坚定地表示,自己从来没想过离开,一刻都没有。他说,中国政府强调高度重视保护在武汉的各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建议各国从武汉撤侨,他充分相信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的判断及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武汉生活了5年,早已将武汉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5年多美好的日子里,武汉给了他知识、爱与包容,如今武汉面临疫情的考验,他选择留下来同武汉患难与共。

  杨航说,他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外国人,也不是唯一一个。他记得那些在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阿拉伯人。祖籍黎巴嫩的马海德博士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来到中国,投身革命,为中国卫生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叙利亚小说家哈奈·米纳在上世纪60年代来到中国,支援新中国建设。这些前辈的事迹始终鼓舞着他,坚定了他留在武汉的想法。

  武汉疫情阻击战开始后,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2月12日单日确诊人数更是突破万例。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全中国都在关心武汉。一时间谣言四起,病毒是生物武器、武汉物价飞涨、医疗系统崩溃......所有人都想了解武汉的真实现状,无从辨别消息真伪的外国朋友更是渴望知道真相。此时,杨航充当起了义务宣传队员。

  杨航每天坚持在个人社交网络上直播、撰文、回帖,用各种方式回应各国网友的疑问,回击不实言论,介绍武汉的真实情况和他的日常生活。一时间,杨航戴着口罩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还先后100多次接受来自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各路媒体的采访。2月3日,在黎巴嫩OTV电视台专题节目中,杨航向祖国人民说 “我们在中国挺好”。

  不久前,杨航一篇题为《第五天——武汉封城的日子》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尽管武汉正经历着一场可怕的战争,但这个国家依然充满力量,基本食物有保障,没有价格垄断,大型超市几乎都在正常营业,以保证每天的食物供应。我虽然是外国学生,但我觉得我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我得到了学校无微不至的照顾。”

  通过杨航的文章和视频,人们见证了中国人民在两个月时间内同新冠病毒展开生死竞速,成功扭转抗疫形势的历程。通过他的帖子,很多人关注了中国各地医护人员火线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快速建成,方舱医院大量收治轻症病例等中国抗疫故事。通过他现身说法,大家似乎亲身体验到了疫情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的高度重视、武汉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团结。

  经过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战,中国的疫情形势已经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全面复产复工打响经济保卫战的大幕已经拉开。然而疫情在世界其他国家蔓延呈现愈发严重的趋势。杨航的祖国黎巴嫩也不例外。2月21日,黎巴嫩出现首例确诊病例,至今已累计确诊病例70多例,民众恐惧心理加剧。

  此时,杨航又一次站出来,向黎巴嫩民众传递正确防疫观。他结合武汉防疫工作的经验,告诫大家新冠肺炎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面对疫情无需恐慌,但前提是做好必要的防控和防护工作,出现可疑症状后必须做到强制隔离。黎巴嫩多家主流媒体再度连线采访他,通过他的讲述唤起人们对疫情防控的重视。

  江城早樱开,冬去春将来。持续一个多月的武汉疫情保卫战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全球战“疫”正进入关键阶段。杨航说,为人类的正义和真理而奋斗是他的信念。

  环球同此凉热,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人类的共同灾难,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才是人间正道。感谢千千万万个像杨航这样的国际友人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伸出援手,为中国鼓劲、呼告、奔走。我们也希望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早日迎来全球抗疫胜利的曙光。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章】